國際物理界的台灣之光 本土博士陳凱風(上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大紀元6月8日報導】(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台北八日電)「漂泊,是投入高能物理實驗者的宿命!」甫獲「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盟(IUPAP)」首屆「新秀粒子物理學家獎」的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特約博士後研究學者陳凱風如是說。
1979年次的陳凱風,2001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後,又分以1年、3年時間獲同校物理所碩、博士學位;研究領域為粒子物理實驗(Experimental High Energy Physics),是道道地地的本土博士。
台北市建國中學資優班畢業的陳凱風,大一下學期就加入台大高能物理實驗團隊。台大物理系主任熊怡指出,由於陳凱風大學時代即有傑出研究成果,進入研究所又很快「做出新東西」,台大物理所因此在他念完研一後,即授予碩士學位。
陳凱風後來僅花3年時間,即以25歲之齡獲台大博士學位;熊怡說:「實在非常、非常罕見。」
台大物理系教授侯維恕回憶指導陳凱風的經驗:「還沒叫他去攻山頭,他就攻下來了!」由於陳凱風表現傑出,他說:「別說1年給碩士,半年都可以給了。」
侯維恕指出,台灣在1990年代以前並未投入高能物理實驗,但至1999年已有很好的研究產出。他說,高能物理是「比財力」的實驗,相對研究經費投入極高,才有機會獲若干學術進展。而陳凱風以其突出的學術表現,兩度獲「徵召」進入該領域全球最核心研究團隊,多年下來,其論文表現質量俱佳,傲視學術同儕。
台大物理系教授王名儒表示,日本的BELLE實驗計有14國家、350餘博士參與,10多年來投入相當新台幣數百億元經費,共發表200多篇論文。他說:「每篇論文價值相當於1億元台幣,陳凱風一個人就發表14篇,非常優秀。」
其中,陳凱風在2003年發表的1篇相關論文,已被全球學界引用逾140次,另4篇則被引用逾50次,研究成果受重視程度可見一斑。
IUPAP今年新設「新秀粒子物理學家獎」,表彰該領域傑出新秀科學家;過去8年內,以高能物理研究獲博士學位,為最主要角逐資格。
侯維恕說,台大1月底接受日本BELLE實驗的建議,推薦陳凱風角逐獎項;儘管陳歷來學術表現極為出色無庸置疑,但因「新秀粒子物理學家獎」為世界級獎項,歐、美、日等國傑出科學家競爭激烈,當初根本未預期陳可順利獲獎。
他估計,粒子物理和場論領域新秀角逐者逾20人,陳凱風獲獎,不僅顯示其成就超越其他申請人;因另一獲獎人為伊朗女性助理教授,陳凱風則仍在進行博士後研究,年紀更輕,殊為不易。同時,陳為道地台灣本土博士,更具非凡意義。
6/8/2008 1:28:54 PM
國際物理界的台灣之光 本土博士陳凱風(下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大紀元6月8日報導】(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台北八日電)有「物理界聯合國」之稱的「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盟 (IUPAP)」,最近發布首屆「新秀粒子物理學家」得獎名單,年僅28歲的陳凱風與伊朗德黑蘭基礎科學研究機構(IPM)助理教授Dr. Yasaman Farzan同獲殊榮。
國科會表示,陳凱風是以其在日本筑波KEK(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)實驗室的BELLE實驗中,基於對B介子的衰變作出顯著創新研究,獲此殊榮。
陳凱風自1998年開始參與日本筑波KEK實驗室的BELLE實驗;2006年則赴瑞士日內瓦CERN(歐洲粒子加速器實驗室),參與大強子對撞機中的CMS實驗組實驗。
對陳凱風的斐然成就,台大物理系教授侯維恕特別感謝日本KEK機構的開放態度;他說:「沒有這種環境,就不會有眼前的學術發展。」尤其IUPAP決定新設「新秀粒子物理學家」獎項後,BELLE實驗3位發言人即主動表示,應推薦陳凱風角逐獎項,「等於已通過該實驗室初審」。
台大物理系主任熊怡表示,台灣在IUPAP雖有會籍,但非其「粒子與場論委員會(C11)」執行理事;該獎項由C11來自歐、美、日等國6、7位執行理事遴選,在無「自己人」情況下,陳能脫穎而出,殊屬難得。
由於長年在國外參與全球高能物理核心研究團隊,陳凱風說:「漂泊,是投入高能物理實驗者的宿命!」
陳凱風的太太張敏娟,是他台大物理系的學姐,目前為輔大物理系專任助理教授。曾赴日本東北大學進行為期2年博士後研究的她表示,自己也嘗過「漂泊」的滋味,加上為學術同行,尤能理解丈夫遠赴他鄉埋首實驗的心情。
兩人目前天天靠skype聯繫感情;她說,自己只對陳凱風的成就感到驕傲,毫無埋怨。而儘管9月初即將產下兩人愛的結晶,她仍堅持丈夫須全心投入目前的研究工作;她說:「沒有問題,我一個人撐得下去!」
對於刻在日內瓦的「漂泊」生涯,陳凱風則表示,CERN的實驗規模較BELLE大太多了,共事研究人員由在日本時的400人,現在增至2000人;因此「每次開會,碰到的總是陌生人」。
不過他說,蠻喜歡歐洲人一碰到問題就拉到餐廳討論的習慣;由於同儕皆為該領域頂尖學者,交談後往往激盪出極具創造力的結論,因此更珍惜與不同國籍研究人員相互學習的機會。
在得獎名單揭曉後,陳凱風對研究團隊、台大,以及國科會的支助表示感謝。他說,高能物理跟一般物理學門不太一樣,特別著重團隊合作。目前人在瑞士的他表示,就像進行中的「歐洲盃」足球賽一樣,「1個人射門成功,有賴其他10位隊友協助」。
若以足球隊形容高能物理實驗團隊,侯維恕認為,陳凱風就像「前鋒」。他強調,若無出色的「前鋒」在關鍵時刻踢出臨門一腳,其他人可能一直在做白工!
第34屆國際高能物理會議預定7月30至8月5日於美國費城召開,陳凱風屆時除將獲公開表揚,更受邀專題演講。
他以優異稟賦、執著的學術精神,不僅為所屬研究團隊稱職的「前鋒」,更履履於國際高能物理學術舞台上「射門成功」、為國爭光,堪稱名符其實的「台灣之光」。
6/8/2008 1:29:59 PM